場景三:創新雄安
2022年底,作為“城市大腦”的雄安城市計算中心正式投入運營,為數字孿生城市的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提供網絡、計算和存儲服務。雄安創新研究院由中國科學院與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利用中國科學院的相關創新資源,努力打造國際一流科研機構,目前已招引各類人才100余人,初步聚集了一支能夠勝任重大科研攻關任務且年齡結構合理的科研人才梯隊。
雄安創新研究院張昕昱博士這段時間一直在實驗室測試光譜儀器,他一邊變換照明顏色一邊說,植物生長最喜歡紅色和藍色,這個原理可以應用到農業方面。我從事的研究是用光學和電子等手段,實現農業生產綠色、高產和節水,技術成果已經在國內一些農場實現應用。
引自: http://district.ce.cn/newarea/roll/202304/04/t20230404_38479670.shtml 《中國經濟網www.ce.cn》2023年4月《奮斗者弄潮“未來之城”——雄安新區采訪見聞》;
其中“場景三”創新雄安:“用光學和電子等手段,實現農業生產綠色、高產和節水”等創新技術,該技術正是中國科大光學系劉文教授帶領的團隊近幾年重點科研公關的方向;該團隊主要從事兼顧光合作用的光伏農業系統、人工光植物工廠、植物照明光源及光配方、植物生態監測傳感器等農業光電子相關技術的研發及產業化應用。團隊將光學與光電子技術用于農作物光照管理(包括光強、光譜、光頻、光周期),在滿足農作物光合作用所需陽光光強、光譜按需分配的同時兼顧光伏發電,實現植物、食用菌工廠等設施供電及LED高效人工光源補光;通過二次光電轉換實現光能波長搬運及時空轉換,從而成倍提升農作物光合作用能效。團隊致力于通過開發光電農業生產模式為我國能源轉型與農業科技進步提供高效解決方案。
2019年,中國科學院與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中國科學院雄安創新研究院,劉文教授(長江學者、昂科豐董事長)受聘為創新研究院光電子農業實驗室主任,并選派張昕昱博士等一批優秀的科研人員首批入住研究院,積極開展光電技術與農業交叉研究并成功搭建光電子農業實驗室,積累了大量科研數據及研究成果。
(搭建完成的中科院雄安創新研究院光電農業實驗室部分)
引自:https://mp.weixin.qq.com/s/80ByGIS_r8raWp9TDdQ61w
光電子農業實驗室在劉文教授的親自主持下,充分利用中國科大先進光學工程技術及安徽昂科豐公司農業光電子產品工業設計研發的各方面資源優勢,快速組建成包含結構設計、光學、農藝、智能控制等專業人才隊伍,在短時間內成功開發出“LED多通道光譜智能調控生物培育箱”,填補了國內空白,大大降低進口成本,很快受到國內相關科研院機構的青睞。
圖示:2023年9月,4臺“LED多通道光譜智能調控生物培育箱”交付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使用